Skip to content

本地打包

注意:本地打包要先设置图标,保存路径不能包含中文,使用全英文路径!本地打包还不稳定,建议使用云端打包方式!

本地发布模式支持在本地不联网的情况下打包发布,并且也不用安装任何环境,而且打包时间仅需 30 秒左右,不受文件大小和数量限制,也不受打包时间限制,但是并不推荐正式使用,因为本地打包不支持单例模式,不支持窗口状态保持,体积也要比云端打包大,仅支持 Windowsx64 和 mac 端本地打包,而且并不稳定,优先推荐使用云端打包。

注意:

  1. 发布模式:关闭调试和开启调试,开启后,当软件启动时有问题可以在控制台看到错误信息,页面可以右键打开检查查看调试信息。
  2. 发布说明:可以添加这次发布主要是哪些内容,可以忽略。
  3. 如果发布失败:又上角会出现一个红色的警告图标,点击后会提示错误信息,根据错误信息进行修复即可。
  4. github 打包失败:会打开 github 的打包页面,根据错误信息进行修复即可。
  5. 打包方式的不同和差异:
  • 本地打包也不需要安装任何环境,也不用配置 token,简直是太牛逼了(但仅支持 windowsX64 和 mac 两个平台)
  • 本地打包:没有打包次数限制,打包速度快,缺点是仅支持本机系统,打包体积大(大概 10M 左右)
  • 云端打包:支持所有主流操作系统,打包体积小(5M 左右),缺点是打包速度慢,有打包时间限制
  • 本地极速:没有次数限制,速度快,体积小,支持所有主流系统,待开发.....
  • 云端极速:支持所有主流系统,体积小,时间快,时间限制放宽,待开发.....
  1. 发布平台的不同和差异:
  • windows:主流操作系统,有 x86_32 和 x64 和 arm 架构区别,x64 市场最广,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系统
  • macos:主流操作系统,有 x64 和 arm(m 芯片)架构区别,m 架构好像兼容 x64 版本,优先选择 arm 架构
  • linux:非主流操作系统,有 x64 和 Amd64 和 arm 架构区别,x64 的市场最广,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系统
  • x64 版本的包一般在名称中都包含 x64 关键字,包含 arm 和 aarch64 关键词的名称一般都是 arm 新品的安装包
  1. 保存路径:本地打包需要先设置好保存路径,如果不设置默认存储到下载路径,点击输入框可以输入路径和选择保存路径。
  2. 如还是失败:可以加入我们群聊咨询相关问题社区群聊,我们会尽快帮你解决。

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.